印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宗教王国。在这片恒河水哺育的南亚次大陆上,秉承着各种宗教信仰的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们的虔诚给印度的历史、宗教和建筑文化留下了无尽的宝藏,而位于德干高原上的埃洛拉石窟群则可以称为印度寺庙石雕建筑的集大成者。在蜿蜒两公里长的陡峭岩壁上,34座分属于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石窟依次排开,向世人昭示着古印度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容忍宽恕的民族精神。
埃洛拉石窟是世界上最好的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它由十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离奥诺基巴德三十公里的玄武岩山壁上,它们既显示出了精美的寺庙外观又表现出精巧的寺庙内部结构,不愧为最好的寺庙石雕杰作。
这些寺庙建筑代表了从公元三百五十年至公元七百年之间三百五十年的宗教信仰发展历史,最显著的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
从马哈拉施特拉邦战略重镇奥兰加巴德向西北约30公里,在萨雅迪利山脚下,一所所佛堂经舍和庙宇雕塑便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面相庄重的佛陀坐像、翩翩起舞的湿婆浮雕、赤身裸体的耆那尊者,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洞窟和雕塑由东往西错落有致。穿行在这些宗教圣殿之间,人们也仿佛回到了印度各种宗教最为鼎盛和繁荣的1000多年前。
公元7世纪,戒日王在印度北部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了印度。由于戒日王对佛教的大力弘扬,数千名佛教徒开始进一步向印度南方地区迁徙传教。在选择了埃洛拉为落脚之地后,这些僧众们不辞辛劳,沿着陡峭的岩壁开凿出大大小小的佛堂和僧舍,朝夕陪伴着释迦牟尼佛祖的雕像清心修行。